新华丝路发布英文版2017江苏、海南、重庆营商环境评估报告
“十四五”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,是退役军人事务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各地认真抓好贯彻落实,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精准、便捷、优质、高效的服务,不断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,有效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。
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、团结凝聚广大退役军人的桥梁和纽带。各地把退役军人服务当做“十四五”时期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。在服务体系上力求全覆盖,健全服务中心建设,在有条件的高校、企业、商圈建立服务站点,就近就便为退役军人提供日常服务。服务内容上实行清单化,根据退役军人需求,建立职责明确、相互衔接、规范有序的服务清单。服务方式上实现便捷化,推进退役军人服务APP建设,不断丰富完善服务功能,通过信息化赋能服务流程,提高服务水平。服务队伍上逐步实现专业化,不断提高工作中的服务能力和水平。面向未来,要持续推进服务中心(站)和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、与公共服务机构协调配合,拓展服务功能和职责,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好服务。对于有困难的退役军人,各地要切实提升帮扶援助工作及时性精准性,做到呼有所应、难有所帮、弱有所扶,帮助困难退役军人渡过难关。
就业事关亿万家庭生计,是广大退役军人的核心关切。各地引导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,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积极带动与企业合作,引导企业落实各类优惠政策,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退役军人创业创新。加强“兵支书”“兵教师”“国防教育辅导员”等培育,推动开展消防员专项招录,引导退役军人继续为国家作贡献。在转业安置工作上始终坚持一条主线,坚持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、作用发挥好,不断盘活岗位和人才“两个资源”,调动党政机关、群团组织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的安置积极性,优化各类单位的安置比例,引导各单位拿出更多适合退役军人的岗位,实现“人岗相适、人尽其才”;“盘活用好”科研类、飞行类等通用人才,实现“转业不转岗”。面向未来,要完善安置政策制度体系,着力抓好加大岗位供给、优化安置程序、强化服务管理,推进安置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英雄烈士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。各地要把宣传英烈事迹、弘扬英烈精神作为重要抓手,持续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、缅怀先烈、争做先锋。要继续建设烈士纪念设施,开展崇尚英烈精神的相关活动,发挥红色资源优势,在全社会营造崇敬烈士、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。要继续开展“红领巾讲解员”主题队日等实践活动,用英烈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要讲好抗日英烈、英雄群体的故事,更好凝聚民族奋进力量。面对广大优抚对象,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优抚对象服务的宗旨和理念,努力把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更好体现和落实到优抚对象身上。做好优抚工作,各地要继续加强人文关怀、高效办成一件事、“一站式”服务等方式,加大关爱力度,提升服务质效,使优抚工作更加高效便捷,让优抚对象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荣誉感更加可感可及。(张若麟)
- 2025-08-06【地评线】飞天网评:击鼓催征,让深改巨轮破浪前行
- 2025-08-06【地评线】飞天网评: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更强劲
- 2025-08-06【地评线】飞天网评:加力释放“两重”“两新”动力活力
- 2025-08-06【地评线】飞天网评: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法治力量






